松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加强工伤认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工伤申请84件,认定工伤60件。为参保企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近500万元,调解处理未参保工伤案件11件,协调用人单位为受伤职工支付工伤待遇49万元。具体工作中注重在宣传、调查、协调和规范上下功夫,四措并举旨在及时化解企业用人风险,维护受伤职工合法权益。
(一)加强宣传,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2013年上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分两条主线进行了宣传培训活动,一条主线是进入松山永业广场工地、新城亲水湾小区工地和永丰矿业公司矿井进行现场宣传咨询;另一条主线是针对企业负责人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工伤保险知识培训,动员企业参加工伤保险。通过宣传培训,达到了以深入现场强化宣传,以培训业务增加沟通,以加强沟通引导用人单位积极参保、主动协商解决工伤纠纷的主要目的。另外,还通过参加松山区就业、工商、街道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支持帮扶小微企业发展的现场交流会等契机,对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进行了现场宣传和动员。截止目前,松山区新增参保2251人,全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663人,2013年工伤保险基金收缴530万元,支出442万元,基金结余累计达到749万元。
(二)实地调查,及时掌握工伤事故第一手资料
为了准确判断伤害事故是否属于工伤,劳动局具体工作人员对于受理的每份申请材料,都要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现场核实。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调查,争取第一时间拿到事故的第一手材料。工作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方便参保企业随时报告工伤事故情况,下乡调查无论天气好坏,无论道路远近,无论启程时间早晚,总是以调查及时准确为主要目的。从而达到了工伤申报案件的100%调查,为最终作出令人信服的工伤认定结论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协调处理,维护受伤职工合法权益
对于未参保工伤案件,申报工伤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往往意见分歧很大,甚至有些用人单位故意推托回避。面对这些案件,工作人员不是简单机械地走程序,采取了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主动协调沟通的办法,积极帮助受伤职工搜集主要证据,协商处理问题。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员的接触,一方面晓之以理向企业宣讲工伤保险政策,另一方面动之以情向主要负责人算经济账,介绍受伤害职工面临的窘境,争取得到企业的理解,从而为进一步协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2013年1—9月份,工伤医疗股共协调处理工伤案件11件,协调企业为受伤职工支付赔偿金49万元。特别是不少外省市农民工拿到赔偿金后激动不已,为他们尽快回乡康复解除了后顾之忧。
(四)规范程序,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提供准确依据
工伤保险基金为参保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抵御工伤风险保障,也对工伤认定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保障部门从细节上规范了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调查、社保稽核双管齐下,重要案件联合安监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同介入。在参保案件中,工伤认定的及时准确,确保了工伤保险基金及时对参保职工的及时支付,也同时防范了基金被冒领的可能;在未参保案件中,更加规范准确的工伤认定结论,也为日后的复议、诉讼提供了胜诉的保障。截至目前,全年发生行政复议案件4件,复议机关全部维持了最初的认定,工伤认定准确率达到100%。
松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