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职业病工伤案例 • 正文

一工人浑不知已染尘肺Ⅰ期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admin

案例石场打工3年,从未戴口罩上岗

惠城区潼湖镇某石场一名工人4年前他和亲戚刘某从贵州来到这里打工。石场生产条件简陋,开工时粉尘弥漫,厂方给工人买了口罩,要求工人佩戴。刘某觉得戴口罩作业很麻烦,特别是夏天不通气,一流汗黏糊糊的,于是没有像其他工人一样戴口罩上岗,就这样干了3年左右。去年有关部门到该石场检查时发现,工人进厂前厂方未组织工人进行职业性体检,于是要求组织工人体检。体检结果让刘某大吃一惊:自己竟然得了尘肺Ⅰ期。本想赚几个钱改善家境,如今却得了病陷入困境。

现状 农民工成为职业病主要危害对象

农民工是职业病的主要危害对象。但对"什么是职业病",大部分农民工不清楚,更谈不上如何防护。目前职业病已呈现人群扩大化、危害加重化、患者低龄化的趋势。

我市目前有工业企业2万余家,有职业危害项目的企业7千余家,涉及电子、化工、制鞋、电池、电镀、水泥、石灰、五金、宝石工艺品加工等行业。

粉尘危害主要涉及宝石工艺品加工、五金、电焊、石灰水泥等行业。尘肺病是我市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其中绝大部分是宝石工艺品切割、打磨工人。随着我市加大对无牌无证宝石工艺品厂的检查力度,许多作坊式加工场所都陆续停业或搬迁,石场将会成为尘肺病发病的另一源头。

有机溶剂中毒,主要涉及制鞋、箱包、印刷、电子、电镀等行业。再次是重金属中毒,主要涉及电池、电镀等行业。

原因 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罹患职业病的农民工打工场所主要集中在职业病防护设施极差的小型企业和加工作坊,由于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工人自身防护意识不强。工人染上职业病后往往也断送了"致富路"。

一些企业漠视工人权益,职业病防护措施、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不到位。如用普通棉纱口罩替代防毒或防尘口罩,特别是个体作坊厂房简陋工艺落后,基本没有专用尘毒防护设施,导致尘毒物质浓度超出国家卫生标准;职业性健康监护及职业卫生监测工作也没有达到要求,全市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工人中,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率为19.74%,在岗体检率为55%,离岗前体检率仅1.23%;部分企业不按要求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致使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职业危害未得到有效的监督、监测。

为防止听力损伤,在进行冲压、打磨等噪音较大的作业时,工人要戴耳塞甚至是耳罩;在一些要接触有机溶剂的企业如玩具厂,工人要戴含有活性碳防毒口罩和手套。但不少工人对职业危害缺乏足够认识,面对恶劣的生产环境缺乏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有的对个人卫生也不重视,如水杯放置在有尘毒危害的车间里;工作服污浊、双手污渍斑斑就餐,导致食源性污染。

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打工时未与业主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也未保留相关劳动凭证,一旦发生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引发的劳资纠纷,工人在索赔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造成很多工人通过非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权益,如采取四处上访、围攻、堵路等过激方式。

措施 做好防护,进行规范体检

近几年来,惠城区、大亚湾区今年至今未接到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报告,也未接到确诊的职业病新病例。尽管如此,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农民工流动性大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复杂,职业病危害问题面临严峻形势。

企业落实防护措施:一是对新建项目要求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二是针对现有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及检测严重超标的行业,要求做好防护设备改造;三是在个人防护用品方面,要求企业要采购合格的防护用品,同时督促劳动者要按照操作规程使用。

提前对工厂有关负责人发出预警,要求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避免职业危害发生。如天气转冷时,对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发出加强通风换气的短信,避免因关门窗通风不良而引发职业中毒。此外,还要加强对生产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监测,并对上岗前和在岗工人进行规范体检,对检出疑似职业病的工人,监督企业及时调换工种,并作相应诊断和治疗。

信息来源:中国工伤赔偿标准网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7-2028 工伤赔偿标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